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
医院新闻

成都市全力推进AED公众化配置项目

发布时间:2016-11-25 00:00
       为满足我市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发展需要,切实保障城市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体现现代文明对生命的重视与关爱,我市正式启动了在部分重点公共场所安装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公益试点项目,并将于近日在双流国际机场、地铁天府广场站、宽窄巷子、火车东站、武侯祠锦里、新世纪环球中心和猛追湾游泳场等7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公共场所,配置安装30台AED。届时,我市将成为我国西部首个推动AED公共化配置的城市,并在此范围内起到完善城市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的引领示范作用。
       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的、可供非专业人员使用的、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被誉为“救命神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疾病谱的变化,猝死已成为本世纪人类和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研究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病率逐年攀升,每年约有54.4万心源性猝死病人,其中90%发生在院外。成功抢救心脏骤停的黄金时间是4-5分钟之内,但是急救车往往因为城市交通等各种原因,无法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因此,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机场、商场、广场、地铁站等公共场所中均设置了AED,作为现场目击者第一时间对猝死患者进行有效急救的设备。我国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海口等城市也相继开始在重点公共场所推广AED的配置和使用。2014年11月25日,海口市美兰机场医护人员使用AED成功救治了一位在机场心脏骤停的旅客。可见,在城市公共场所配置安装AED既是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也是构建城市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
        今年,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均提出议案,认为成都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应该从维护公众生命安全、完善减少意外伤亡的城市安全设施着手,在公共场合设置AED,以方便公众及时施救。
         为了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和各界关注,提升城市品质和公共场所服务能力,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市卫计委对我市AED公共化配置项目进行了调研,在充分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经验的基础上,牵头制定了《成都市AED公共化配置试点工作方案》和《成都市公共场所配置使用AED管理办法》,并于11月16日召开了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目督办、市交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红十字会等市级相关部门以及市急救指挥中心和7个试点单位参加的部门联系会议,对我市AED公共化配置项目的有关具体事项进行了衔接、协调,得到了有力推动。
       12月中旬,由政府投资100万购置的首批30台AED即将正式亮相我市上述7个重点公共场所,并在宽窄巷子举行交付仪式。目前,市卫计委已按照计划,组织市急救指挥中心和市红十字会针对试点公共场所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分别开展AED日常管理和维护、AED操作技能以及包括“心肺复苏、包扎、止血、骨折固定、搬运”等急救技能的培训工作,以确保
AED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为在公共场所发生猝死的市民赢得最佳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更多生命。
       首批试点安装工作完成后,市卫计委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将以AED安置点作为我市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宣传阵地,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公众培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推广
活动,切实提升我市市民急救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并在取得试点成功经验后,在全市范围内推开AED公共化配置项目,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我市公众应急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成都市全力推进AED公众化配置项目